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为流浪动物救助站提供服务性劳动列入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

为流浪动物救助站提供服务性劳动列入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

时间:2025-07-09 13:46:19 来源:探囊取物网 作者:娱乐 阅读:166次
为流浪动物救助站提供服务性劳动列入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为流物救来源:《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浪动教育部第一次将动物救助明确列入中小学服务性劳动范围。助站明确提到“为公共图书馆、提供科技馆、服务纪念馆、性劳小学植物园、动列动物园、入中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提供服务性劳动,义务以自己的教育实际劳动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

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公开表示:“教育部此次将动物救助明确列入中小学生服务性劳动,课程迈出了尊重生命教育的为流物救重要一步,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浪动我们衷心希望,助站有越来越多重视生命关怀的提供课程能够被真正纳入孩子们的教育体系。”

近年来,未成年人参与虐待动物的事件屡见报端,且越来越低龄化。在网络上传播甚至营销虐猫虐狗视频、图片的现象愈加猖狂,而施虐者、观看者、模仿者绝大多数是青少年。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亲手虐待虐杀动物,还是旁观虐待,都会给青少年留下终身的心理阴影,或者使他们失去同理心和对生命的敬畏,失去对残酷的敏感性,从而将残忍行为内化成自主意识,滋生暴力犯罪。”

在连续多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赵皖平都提交了《关于将关爱动物主题的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的建议》,呼吁将爱护动物和尊重生命相结合的教育纳入中小学学校的德育工作之中,切实重视青少年的尊重生命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意识和理念。在综合实践课程教材中增设救助流浪动物、科学养育伴侣动物的内容,结合劳动教育,为学生营造用实际行动关爱动物的机会。

得知教育部将动物救助明确列入中小学服务性劳动范围的消息后,赵皖平表示,虽然爱护动物没有放在整个义务教育课程中,而是放在了劳动课程里,但这依然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说明国家层面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爱护动物和尊重生命相结合的教育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心理和行为,因此让中小学生为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提供服务性劳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遏制校园暴力犯罪倾向的必要措施,也是从源头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举措。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股市悲观时刻已经过去
  • 国家外汇局: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 俄媒:乌克兰前总统抨击本国议会批准给予波兰人“特殊地位”
  • 纽泰格上半年扣非净利降77%  5个月前上市募资4亿元
  • 海底捞上半年净亏2.66亿,去年关停的部分门店考虑重新开业
  • 中信另立地产门户
  • 马斯克:美国通胀可能下降 更多特斯拉商品价格在回落
  • 工行上海市分行被罚1310万,涉理财资金违规用于支付土地款等
推荐内容
  • 拿地赶超万科碧桂园,华润置地销售跻身前五,半年收租76亿
  • 常熟银行上半年盈利12亿增近两成 不良率降至0.8%拨备覆盖率超535%
  • 大和:重申百威亚太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26.1港元
  • 今夏再遇极端高温,欧洲准备好迎接全球变暖的未来了吗
  • 郭树清: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总体风险完全可控
  • 教育部等五部门:坚决防范和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