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华尔街横扫全球的打法失效了?“TINA”时代已经结束!

华尔街横扫全球的打法失效了?“TINA”时代已经结束

时间:2025-07-09 13:03:23 来源:探囊取物网 作者:休闲 阅读:675次

来源:华尔街见闻 葛佳明

美股的TINA吸引力逐步消失,现在或许到了“逃离股市”的街横结束时代。

华尔街终于承认,扫全失效时代“TINA”策略或许已经走到了尽头。打法

根据美银最新的已经调查显示,今年2月,TINA基金经理投资组合中股票的街横结束占比较平均水平低约 2.2 个标准差,而债券、扫全失效时代新兴市场、打法大宗商品及现金在投资组合中的已经占比则高于平均水平,分析指出,TINA随着股市的街横结束吸引力逐步减弱,投资组合以股票为重的扫全失效时代时代或许已经结束。

华尔街见闻此前指出,打法因各国多年以来的已经低利率政策,投资股市成了十分具有吸引力的选择,投资者纷纷转向“除股票外别无选择(There Is No Alternative to equities,简称 TINA)”的投资理念。随着机构投资者和家庭投资者增加股票敞口,长期成长性股票受益最大,估值加速上升。

但2022年以来,各国利率不断攀升,对经济衰退担忧日益加剧,不断下跌的股市已经向投资者发出另一种信号——逃离股市。

把此种投资策略称为:市场上仍有大量其他的股票替代品(There Are Reasonable Alternatives,简称TARA),德银则称其为“TAPAS”(There Are Plenty of Alternatives, “有很多替代方案”),而 Insight Investment 提出了“TIARA ”(There Is A Realistic Alternative ,“有一个现实的选择”)的口号,逃离股市成了众多投资者们的选择。

根据FactSet的数据,分析师普遍预计标普500成份股公司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将下降4.6%,标志着其自 2020 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下滑,并预测2023 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营收或将进一步下降。

截至3月3日,标普500今年已反弹超过5%;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为 3.962%,上周随加息预期升温,美国国债收益率曾一度突破4%。 

美股逐步失去吸引力

“不着陆”的美国经济或让美股前景堪忧。

媒体分析指出,各国国债收益率已经攀升至多年高位,但这丝毫未能影响投资者进入债券市场的热情,许多被投资者视为股票替代品的投资方案在2月大多转跌,铜价创下自去年7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MSCI新兴市场指数创下自 9 月以来最糟糕的一个月。

尽管如此,多数投资者仍然认为股票看起来不如其他资产有吸引力。根据 FactSet的数据,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预期收益的市盈率约为 17.5 倍,高于其 10 年平均水平17.2。Insight Investment 美国多部门固定收益联席主管Gautam Khanna表示:

市盈率的倍数尚未适应“新的现实”, 看好美国投资级债券。

德银分析师Henry Allen在其2月评估报告中表示,美国及欧洲各国1月经济数据的超预期上行,使市场对美联储及欧洲央行加息预期发生了转变,现在市场普遍认为美国经济或将“不着陆”,使各国债券则创1990年以来最差表现:

“不着陆”意味着,尽管美联储大幅加息,但经济保持增长、劳动力市场强劲和通胀难以消退,在此预期下,2月的债券表现无疑是糟糕的,这也意味着强势美元的回归,但欧洲股市在全球股市普遍下跌的情况下表现出韧性。

2月伊始,市场情绪延续了1月的疯狂,但自2月3日,美国公布了大超预期的1月非农就业人数及创53年新低失业率,一切就发生了逆转,这些数据引发了人们对持续胀的担忧。而现在市场将目光转向周五美国劳工统计局即将公布2月非农就业人口,来评估就业市场的热度。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俄媒:立陶宛国防部称不会向乌提供自行火炮和防空导弹系统
  • 巴奴火锅店长内涵海底捞:我们不需要舞面和尬聊
  • 超配中国市场!全球资管巨头加仓A股,海外中国ETF持续吸金,这只年内至少涌入90亿
  • 营收突破6千亿!中行拟每10股派息2.21元 管理层喊话股民:“该下单时就下单!”
  • 在阿根廷感受“夏日世界杯”:街头身着阿国家队队服球迷随处可见
  • 美国零售业客流量在通胀高涨之际连续三周上升
  • 今年饲料价格已上调至少三次,豆粕涨价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 年内A股定增落地数量与募资额双降  赚钱效应减弱影响机构参与意愿
推荐内容
  • 最屈辱的物企并购案
  • 苹果多伦多的新零售店计划泡汤 还把开发商告上法庭
  • 浙江杭州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
  • 净利多年来首下滑,达利降速:手握166亿现金用到哪
  • 俄副总理:俄罗斯石油的产量与销量相匹配
  • 正告澳方:若一意孤行,做好付出惨痛代价的准备